《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由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修订印发,以下是其具体内容:
总则
目的依据:为规范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电力行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适用范围:电力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使用网络(除核安全外),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适用。不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
职责分工: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工作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根据授权,对本辖区电力企业相关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电力企业履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等级划分与保护
等级划分:根据电力行业网络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破坏等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保护原则:坚持分等级保护、突出重点、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原则。
等级保护的实施与管理
定级工作:国家能源局制定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指导定级工作。电力企业在网络规划设计阶段确定定级对象及其安全保护等级,重大变化时及时申请变更。拟定为第二级及以上的网络需组织专家评审,第四级及以上的网络还需国家能源局统一组织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专家进行定级评审。
审核备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成员单位汇总集团总部拟定为第二级及以上网络的定级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报国家能源局审核;各区域(省)内的电力企业汇总本单位相关定级结果,报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审核。电力企业在收到审核意见后,向公安机关备案并向国家能源局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定级备案结果。
产品服务采购:电力企业应采购、使用符合要求且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需求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对于电力监控系统,有特定设备设施采购要求,禁止选用存在漏洞和风险的系统及设备。采购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应通过安全审查。
建设防护:电力企业在网络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遵循同步原则,按安全保护等级要求建设网络安全设备设施,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防护体系。
测评自查:网络建设完成后,电力企业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第二级网络每两年一次,第三级及以上网络每年一次,新建第三级及以上网络需通过测评后投入运行。电力监控系统相关测评工作应与其他评估工作相衔接。电力企业还应定期对网络安全状况等进行自查,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并整改。第三级及以上网络的等级保护测评报告需组织专家评审。
报告检查:电力企业每年向国家能源局或其派出机构报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情况。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结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定期对运营有第三级及以上网络的电力企业开展抽查。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密码管理
明确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中密码管理的相关要求,确保密码技术和产品的正确使用,保障网络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法律责任
规定了电力企业、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等在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附则
对办法中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明确办法的施行时间等。
新闻名称: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网页链接:http://www.jxjierui.cn/article/sjijgg.html


咨询
建站咨询
